去年,四位同事在世界的不同地点参与了跨国界项目,他们讲述了通过这个项目学到的技能和知识,交流活动如何改变他们的日常工作,以及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况。
“我在参与跨国界项目过程中同时认识了亚洲的两个国家:泰国和中国。我的职业是包装和输送技术的数字化工程师,工作目标是通过传感器数据和运行数据设计更智能、更可靠的生产线控制系统。因此,我在曼谷为二级支持团队的同事介绍关于克朗斯机器的数据获取、数据流和数据范围等基础知识。这就是说,我需要解释从机器获得哪些数据,如何在机器内部处理这些数据,接下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哪些数字化产品。在太仓,我也从事类似的工作。通过在培训过程中的相互沟通,我还增加了其它专题的研讨会,例如,如何将旧机器纳入数字化传输系统。
我感受到了数字化领域快速发展的魅力,在这两家工厂,我也看到了这个发展过程。我不仅在形式上参与了这个交流项目,同时也积极促进知识交流,大家相互学习,共同提高。此外,我也由此获得了全新的认识,克朗斯数字化产品不仅要适合欧洲的发展,同时还要满足亚洲的需求。
在专业交流的同时,我还与同事们一起领略了泰国和中国的文化。特别是当地的美食,回到德国后我一直尝试着自己做。”
“作为“灌装工艺生产”部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员,我的工作范围是“轮播模块”。我的日常任务是面向各种不同灌装设备的电气和机械工作。在克朗斯美国公司,我可以充分利用我的多样化知识体验各个不同的部门。借此,我参与了大量的项目,个人能力有了很大提升。在交流期间,我的工作非常广泛:例如,全过程参与Canmatic贴标机的制造,从基础组装直到运行调试。在另外一个国家生活和工作六个月,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经历,能够参加这次体验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”
“我在巴西工作时就接触了许多弗赖辛的斯坦尼克同事。作为LCS项目经理,我经常要为客户解决技术问题。通过这个跨国界项目,我有机会来到弗赖辛,与那里的团队密切合作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,借此,我可以在南美提高客户服务的满意度。 我的目标:熟悉技术资料,了解德国同事的工作方式。
最令我难忘的一天:与一位外服同事前往一家客户工厂检查机器。在那里,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,同时还学会如何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。我在斯坦尼克不仅学到了新知识,同时还有机会游览全欧洲。其中的最精彩部分是参加布达佩斯啤酒周。”
“我是北美LCS塑料改型部门的一名瓶型设计师,在克朗斯总部新特劳普林工作期间,我不仅结识了北美和南美以外的瓶型设计师,而且还提升了我的软技能。由于两家工厂分处不同的时区,最初我感到非常困难,后来,两家工厂之间的规划和组织工作不断调整,逐步走上正轨,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。随着跨国界交流项目的不断完善,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很容易解决,因为我非常清楚应该问谁。
新特劳普林总部的工作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我可以明显感受到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--不论是在咖啡时间和午餐时间,还是业余时间同事们一起郊游。舒适的工作氛围,以及在德国和世界各地结识许多非常棒的同事,都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。”